为什么医生不建议用吸管杯

对于6个月以上婴幼儿来说,儿科医生建议应逐渐过度到敞口杯,而不是吸管杯,长期使用吸管杯会增加蛀牙风险,同时会对吞咽习惯、语言发育、嘴部发育等带来多方面影响。吸管杯只能在过度阶段使用,等宝宝6个月后,家长就需要逐渐使用敞口杯代替原来的鸭嘴杯、奶瓶等,而吸管杯只是该阶段短暂的使用工具,并不是必需品。
- 1 基本信息
- 2 医生不建议长期用吸管杯的原因
- ▪ 增加蛀牙风险
- ▪ 导致嘴巴变形
- ▪ 影响吞咽习惯
- ▪ 不利于语言发育
- 3 长期使用吸管杯的危害和潜在风险
- 4 热点疑问集锦
- ▪ 奶嘴和吸管杯哪个危害大些
- ▪ 直饮水杯还是吸管杯更好
- ▪ 6个月宝宝用鸭嘴杯还是吸管杯好
- 5 相关科普

基本信息
- 中文名
- 吸管杯
- 材质
- tritan、ppsu、pp
- 优点
- 密封性好、不漏水
- 类别
- 水杯
- 适宜年龄
- 6~9月龄婴幼儿
- 缺点
- 易烫伤、易喷气压
医生不建议长期用吸管杯的原因
吸管杯适合6~9月龄宝宝使用,且只能作为奶嘴杯和敞口杯之间的过度杯子使用,长期使用的话不仅会增加宝宝蛀牙的风险,同时吸管杯由于无法对宝宝的吞咽动作形成良好练习,所以还会还会影响到宝宝的吞咽功能发育。一些专家还认为长期使用吸管杯还会导致宝宝的嘴巴变形、不利于语言发育等。
长期使用吸管杯会导致龋齿
正常情况下,吸管杯只适合6个月~10个月大的宝宝使用,一般只推荐作为奶瓶和敞口杯之间的过度使用工具。尽管吸管杯有着使用方便、避免溢水等作用,但许多医生并不建议长期使用,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:
增加蛀牙风险
对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来说,敞口杯是最佳的选择,和吸管杯相比,能起到冲刷口腔中食物残留物的作用,而吸管杯由于口径较小,水流是直接进入宝宝咽喉的,由于无法冲刷掉口腔中的残留物,长时间如此会增加蛀牙风险。
导致嘴巴变形
宝宝使用吸管杯喝水时会和牙齿摩擦,从而产生轻微的张力,导致宝宝嘴巴向前凸出,长时间如此就会导致牙齿前移或牙槽骨重建,特别是对于换牙关键时期的宝宝来说,更应该避免使用吸管杯。
吸管杯孔径过大会无法自主控制
影响吞咽习惯
婴幼儿的吞咽功能尚未发育完善,而使用吸管杯很容易出现短时间内的摄入量过多,从而出现饮水咳呛的问题,长期甚至会影响到宝宝的吞咽习惯。
不利于语言发育
正常吞咽时,宝宝的舌头会被推到口腔的后方,而吸管杯则可以直接允许,由于减少了这一过程,会减少对宝宝舌头的锻炼,不利于吞咽的锻炼和语言发育。
许多宝宝不具备使用敞口杯的条件,而一些家长为了帮助宝宝戒掉奶嘴就会给宝宝使用吸管杯,相比之下吸管+敞口杯的组合是一个过渡期的最佳选择,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使用吸管杯上瘾。
长期使用吸管杯的危害和潜在风险
除了以上所说的四点外,由于吸管杯有很多细小的配件,加上杯中通常装的都是饮料或奶粉,在清洗不全面的情况下就给细菌滋生提供了完美的条件,宝宝使用这种吸管杯非常容易被细菌感染,出现腹胀、腹泻、发烧、感冒等症状。宝宝使用吸管杯时需要在家长的监护下,否则当宝宝没抓稳,其中的液体就会通过吸管流出,容易对宝宝造成威胁,严重还会导致烫伤。
家长尽量买带防逆流阀的吸管杯
市面上多数吸管杯的管子材质都是塑料,当沸腾的开水倒进去后热气会膨胀,一旦杯口打开就如同火山喷发,会在一瞬间和宝宝的皮肤或眼睛接触,这也是临床中因使用吸管杯而造成最多的意外事件。为规避该风险,家长应选择购买带有防逆流阀设计的吸管杯,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因水压气体造成的喷溅与逆流。
热点疑问集锦
随着宝宝逐渐长大,当宝宝6个月后就需要逐渐学会使用敞口杯,在这之前吸管杯无疑是最好的过度,吸管杯和奶瓶同样需要允许动作,宝宝习惯的同时,还可以锻炼手嘴配合的协调能力。当宝宝的咬合力增强后,宝宝可以自然的完成从吸管杯完成到水杯的转换,但也有各种说吸管杯不好的说法,下面是相关问题整理和解析:
奶嘴和吸管杯哪个危害大些
无论是奶嘴还是吸管杯对于宝宝来说都没有绝对的危害,奶嘴杯更适合6个月内宝宝使用,而吸管杯更适合6~9个月的宝宝使用,由于不同杯子的结构有所不同,主要是在适宜年龄段使用都是没有太大危害的。
直饮水杯还是吸管杯更好
需要根据宝宝自身情况选择,二者均适合6月龄以上宝宝,但吸管杯更多是被作为奶瓶和直饮水杯的过度杯子,宝宝是不能直接从奶嘴更换到敞口杯子的,因为习惯奶嘴杯的他们还不能自如的控制敞口杯的水量,很容易被呛到,所以对于6~9个月还无法掌握敞口杯的宝宝来说,吸管杯是最好的选择,等完全适应后就可以更换到敞口杯。
6个月宝宝用鸭嘴杯还是吸管杯好
鸭嘴杯和吸管杯都是宝宝从奶嘴杯过度到敞口杯的产品,由于鸭嘴杯的材质、结构、形态更接近奶嘴,所以更适合6个月大的宝宝,等他们完全适应使用鸭嘴杯后,在9月龄时,家长可根据宝宝的自身情况更换为吸管杯或敞口杯。